重要信息Information
《太极》课程
地点:财经大学南院国际工商学院院内国际公寓旁,
时间:星期一上午8:00-9:10.
Class “Tai Ji”
Address: in the yard of IBS.
Time: Monday 8:00-9:10 am.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1、预备势 |
2、金刚捣碓 |
3、懒扎衣 |
4、六封四闭 |
5、单鞭 |
6、金刚捣碓 |
7、白鹤亮翅 |
8、斜行 |
9、搂膝 |
10、上三步 |
11、斜行 |
12、搂膝 |
13、上三步 |
14、掩手肱拳 |
15、金刚捣碓 |
16、撇身拳 |
17、青龙出水 |
18、双推手 |
19、肘底看拳 |
20、倒卷肱 |
21、白鹤亮翅 |
22、斜行 |
23、闪通背 |
24、掩手肱拳 |
25、六封四闭 |
26、单鞭 |
27、运手 |
28、高探马 |
29、右擦脚 |
30、左擦脚 |
31、左蹬一跟 |
32、上三步 |
33、击地捶 |
34、踢二起 |
35、护心拳 |
36、旋风脚 |
37、右蹬一跟 |
38、掩手肱拳 |
39、小擒打 |
40、抱头推山 |
41、六封四闭 |
42、单鞭 |
43、前招 |
44、后招 |
45、野马分鬃 |
46、六封四闭 |
47、单鞭 |
48、玉女穿梭 |
49、懒扎衣 |
50、六封四闭 |
51、单鞭 |
52、运手 |
53、双摆脚 |
54、跌岔 |
55、金鸡独立 |
56、倒卷肱 |
57、白鹤亮翅 |
58、斜行 |
59、闪通背 |
60、掩手肱拳 |
61、六封四闭 |
62、单鞭 |
63、运手 |
64、高探马 |
65、十字脚 |
66、指裆捶 |
67、猿猴献果 |
68、单鞭 |
69、雀地龙 |
70、上步七星 |
71、下步跨肱 |
72、转身摆莲 |
73、当头炮 |
74、金刚捣碓 |
75、收势 |
|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二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更多,并且是向不同的角度、方向发出的弹簧劲,更加体现了快、刚、跃的特点。在运动时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静百骸皆随,一动全动的螺旋运动。
1、预备势 |
2、起势 |
3、金刚捣碓 |
4、懒扎衣 |
5、六封四闭 |
6、单鞭 |
7、翻花舞袖 |
8、护心拳 |
9、斜行 |
10、回头金刚捣碓 |
11、撇身拳捶 |
12、指裆捶 |
13、斩手 |
14、翻花舞袖 |
15、掩手肱拳 |
16、腰拦肘 |
17、大肱拳小肱拳 |
18、玉女穿梭 |
19、倒骑龙 |
20、掩手肱拳 |
21、裹鞭裹鞭 |
22、兽头式 |
23、披架子 |
24、翻花舞袖 |
25、掩手肱拳 |
26、伏虎 |
27、抹眉肱 |
28、黄龙三搅水 |
29、左冲 |
30、右冲 |
31、掩手肱拳 |
32、扫堂腿 |
33、掩手肱拳 |
34、全炮捶 |
35、掩手肱拳 |
36、捣叉捣叉 |
37、左二肱右二肱 |
38、回头当门炮 |
39、窝底大捉炮 |
40、腰拦肘 |
41、顺拦肘 |
42、窝底炮 |
43、左右三法 |
44、回头井栏直入 |
45、金刚捣碓 |
46、收式 |
|
|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新架一路更加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螺旋劲,增加了发力的连续性,提高陈氏太极拳的劲力。而且此套路手法多、变化快、胸腰运化突出、松活弹抖、螺旋缠丝劲更加明显,练习起来非常复杂、困难。
1预备式 |
2金刚捣碓 |
3懒扎衣 |
4六封四闭 |
5单鞭 |
6金刚捣碓 |
7白鹤亮翅 |
8斜行拗步 |
9初收 |
10前蹚拗步 |
11斜行拗步 |
12再收 |
13前蹚拗步 |
14掩手肱拳 |
15金刚捣碓 |
16披身捶 |
17背折靠 |
18青龙出水 |
19双推手 |
20三换掌 |
21肘底捶 |
22倒卷肱 |
23退步压肘 |
24中盘 |
25白鹤亮翅 |
26斜行拗步 |
27闪通背 |
28掩手肱拳 |
29六封四闭 |
30单鞭 |
31运手 |
32高探马 |
33右擦脚 |
34左擦脚 |
35左蹬一跟 |
36前蹚拗步 |
37击地捶 |
38二起脚 |
39兽头势 |
40旋风脚 |
41右蹬一跟 |
42掩手肱拳 |
43小擒打 |
44抱头推山 |
45三换掌 |
46六封四闭 |
47单鞭 |
48前招 |
49后招 |
50野马分鬃 |
51六封四闭 |
52单鞭 |
53双震脚 |
54玉女穿梭 |
55懒扎衣 |
56六封四闭 |
57单鞭 |
58运手 |
59摆脚跌岔 |
60左右金鸡独立 |
61倒卷肱 |
62退步压肘 |
63中盘 |
64白鹤亮翅 |
65斜行拗步 |
66闪通背 |
67掩手肱拳 |
68六封四闭 |
69单鞭 |
70运手 |
71高探马 |
72十字摆莲 |
73指裆捶 |
74白猿献果 |
75六封四闭 |
76单鞭 |
77雀地龙 |
78上步七星 |
79下步跨虎 |
80转身双摆莲 |
81当头炮 |
82金刚捣碓 |
83收势 |
|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新架二路动作要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其外形上以发劲、跳跃为主,以缓柔沉稳为辅;运劲方法要求以内劲为统驭,内不动,外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一气呵成。此套路中多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主,棚、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辅。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窜蹦跳跃,着重于松活弹抖劲道的练习,从而得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统一功法。学习新架二路拳应在练好新架一路的基础上进行。
1预备式 |
2金刚捣碓 |
3懒扎衣 |
4六封四闭 |
5单鞭 |
6搬拦捶 |
7护心捶 |
8凤凰展翅 |
9斜行拗步 |
10煞腰压肘拳 |
11井纜直入 |
12风扫梅花 |
13金刚捣碓 |
14披身捶 |
15背折靠 |
16七寸靠 |
17指裆捶 |
18斩手炮 |
19翻花舞袖 |
20掩手肱拳 |
21跃步拗鸾肘 |
22运手 |
23左转肱拳 |
24运手 |
25高探马 |
26双拿双分 |
27连珠炮 |
28倒骑麟 |
29白蛇吐信 |
30闪通背 |
31掩手肱拳 |
32转身六合 |
33左裹鞭炮 |
34右裹鞭炮 |
35兽头势 |
36迎门铁扇 |
37劈架子 |
38翻花舞袖 |
39掩手肱拳 |
40伏虎 |
41抹眉肱 |
42饿虎跳涧 |
43左黄龙三搅水 |
44右黄龙三搅水 |
45左蹬一跟 |
46右蹬一跟 |
47海底翻花 |
48掩手肱拳 |
49穿心炮 |
50转胫炮 |
51掩手肱拳 |
52左冲 |
53右冲 |
54海底翻花 |
55掩手肱拳 |
56倒插花 |
57夺二肱 |
58连环炮 |
59玉女穿梭 |
60回头当门炮 |
61玉女穿梭 |
62回头当门炮 |
63撇身捶 |
64腰拦肘 |
65顺拦肘 |
66穿心肘 |
67窝底炮 |
68井缆直入 |
69风扫梅花 |
70金刚捣碓 |
71收势 |
|
五十六势太极拳是由五十六个动作组成,属于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此套路多以陈氏太极拳新架为主组成,其功架舒展,动作优美,劲道明显,动作连贯、紧凑,左右并用。同时不丢掉陈氏太极拳的独有风格及特点,另外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不论是在动作的规范上,还是评分的标准上都是公平、公正的。对推广和普及陈氏太极拳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段 | |||
1、起式 | 2、右金刚捣碓 | 3、揽扎衣 | 4、右六封四闭 |
5、左单鞭 | 6、搬拦捶 | 7、护心捶 | 8、白鹤亮翅 |
9、斜行拗步 | 10、提收 | 11、前趟 | 12、左掩手肱拳 |
13、披身捶 | 14、背折靠 | 15、青龙出水 | 16、斩手 |
17、翻花舞袖 | 18、海底翻花 | 19、右掩手肱捶 | 20、左六封四闭 |
21、右单鞭 |
第二段 | |||
22、云手(向右) | 23、云手(向左) | 24、高探马 | 25、右连珠炮 |
26、左连珠炮 | 27、闪通背 |
第三段 | |||
28、指裆捶 | 29、白猿献果 | 30、双推手 | 31、中盘 |
32、前招 | 33、后招 | 34、右野马分鬃 | 35、左野马分鬃 |
36、摆莲跌叉 | 37、左右金鸡独立 |
第四段 | |||
38、倒卷肱 | 39、退步压肘 | 40、擦脚 | 41、蹬一跟 |
42、海底翻花 | 43、击地捶 | 44、翻身二起 | 45、双震脚 |
46、蹬脚 | 47、玉女穿梭 | 48、顺銮肘 | 49、裹鞭炮 |
50、雀地龙 | 51、上步七星 | 52、退步跨虎 | 53、转身摆莲 |
54、当头炮 | 55、左金刚捣碓 | 56、收式 |
陈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此剑法结合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窜蹦跳跃和运用陈氏太极的螺旋缠丝劲,劲达腕关节,从而用手腕来控制剑的形状,把剑的崩、挂、撩、劈、刺、点、托、架、扫、化等剑法运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轻快、飘洒、自然,演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人剑合一,方能真正体现出这套剑法的精华和奥妙。
1、单剑起势 |
2、朝阳剑 |
3、仙人指路 |
4、青龙出水 |
5、护膝剑 |
6、闭门势 |
7、青龙出水 |
8、翻身下劈剑 |
9、青龙转身 |
10、斜飞 |
11、展翅点头 |
12、拨草寻蛇 |
13、金鸡独立 |
14、仙人指路 |
15、盖拦势 |
16、古树盘根 |
17、饿虎扑食 |
18、青龙摆尾 |
19、倒倦肱 |
20、野马跳涧 |
21、白蛇吐信 |
22、乌龙摆尾 |
23、钟馗仗剑 |
24、罗汉降龙 |
25、黑熊翻背 |
26、燕子啄泥 |
27、白蛇吐信 |
28、斜飞 |
29、鹰熊斗智 |
30、燕子啄泥 |
31、摘星换斗 |
32、海底捞月 |
33、仙人指路 |
34、凤凰点头 |
35、燕子啄泥 |
36、白蛇吐信 |
37、斜飞 |
38、左托千斤 |
39、右托千斤 |
40、燕子啄泥 |
41、白猿献果 |
42、落花流水 |
43、上下斜刺 |
44、斜飞 |
45、哪叱探海 |
46、怪蟒翻身 |
47、韦驮献杵 |
48、磨盘剑 |
49、单剑收势 |
|
|
|
刀在冷兵器时代是常规兵器,常常使用于战场拼杀格斗,所以刀的演练风格更贴近实战,格架扫进,神出鬼没,劈砍撩扎、威猛异常,因而武术谚语中有“刀如猛虎,剑似游龙”描述。刀在练习时,不但要有逼人的气势和简明的节奏,更强调的是刀法的实用性,所以非常强调刀和手的相互配合,刀和身的相互配合,从而要达到刀身合一的境界。
1、单刀起势 | 2、护心刀 | 3、青龙出水 | 4、风卷残花 |
5、白云盖顶 | 6、黑虎搜山 | 7、苏秦背剑 | 8、金鸡独立 |
9、迎风滚避 | 10、腰斩白蛇 | 11、日套三环 | 12、拔云望日 |
13、左拔草寻蛇 | 14、右拔草寻蛇 | 15、青龙出水 | 16、风卷残花 |
17、雁别金翅 | 18、夜叉探海 | 19、左翻身砍 | 20、右翻身砍 |
21、白蛇吐信 | 22、怀中抱月 | 23、收式 |
陈氏太极春秋大刀套路亦称青龙偃月刀,此器械属于太极器械中的长器械,又属于重器械。太极大刀挥舞是时气势雄伟,力大沉稳,有“兵中之帅”之美誉,出于它结合了太极拳术中的悬腕转膀、窜蹦跳跃、旋腰转背和刀法中的劈、砍、抹、推、架等刀法,因此练习时步法稳健、灵活。同时该套路动作紧凑、协调,呈现出勇猛彪悍的气势,犹如“猛虎下山”。此外,它还有长兵短用之法。
1、关公提刀上坝桥 |
2、白云盖顶称英豪 |
3、举刀磨旗怀抱月 |
4、上三刀吓杀许褚 |
5、下三刀惊退曹操 |
6、白猿拖刀往上砍 |
7、全舞花 |
8、一捧虎就地飞来 |
9、分鬃刀难遮难挡 |
10、转身一刀往上砍 |
11、十字刀劈砍胸怀 |
12、抹腰刀回头盘根 |
13、舞花撒手往上砍 |
14、举刀磨旗怀抱月 |
15、舞花撒手往下砍 |
16、落花怀中又抱月 |
17、全舞花刷刀翻身砍 |
18、刺回一举挑人魂 |
19、舞花往左定下势 |
20、白云盖顶又转回 |
21、白猿托刀翻身砍 |
22、再举青龙看死人 |
23、舞花向右定下势 |
24、白云盖顶再转回 |
25、接酒挑袍猛回头 |
26、花刀转下铜判竿 |
27、舞花双插谁敢阻 |
28、花刀转下铁门栓 |
29、卷帘倒退难遮蔽 |
30、十字一刀猛举起 |
31、翻身再举龙戏水 |
32、收势 |
|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是陈氏太极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此套路汇集枪棍之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能枪扎一条线,双能棍扫一大片,还可长器短用之法。要练好陈氏太极枪,必须先求稳,稳则准,准才能使出太极枪枪法之精华。太极枪在枪棍并用的风格中,使太极枪套路在太极拳术中手、眼、身法、步协调的配合下相互为用的独到之处,太极枪多以扎、拦、缠、挑、劈、架、绞等枪法以及多种舞花组成的独特用法,使枪棍之法在演练时变幻莫测,动如雷霆,势如游龙,节奏流畅,长器械之威武。
1、预备势 |
2、夜叉探海 |
3、全舞花 |
4、中平枪 |
5、急三枪 |
6、刺上平枪 |
7、卸下来珍珠倒卷帘 |
8、下平枪 |
9、掂腿搂一枪 |
10、扎青龙献果 |
11、上步戳一枪 |
12、扫地刺边拦枪 |
13、往前打两枪 |
14、黄龙点杆 |
15、挑一枪 |
16、扫一枪 |
17、半个舞花 |
18、摇裙拦枪 |
19、回头半个舞花 |
20、手按地蛇枪 |
21、崩一枪 |
22、刷一枪 |
23、掩两枪 |
24、左摇旗一扫朝天枪 |
25、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 |
26、回头半个舞花 |
27、下滴水枪 |
28、掩两枪 |
29、上骑龙枪 |
30、上一步拨草寻蛇 |
31、下一步白猿拖枪 |
32、回头乌龙入洞 |
33、崩一枪 |
34、横扫两枪 |
35、掂回枪抱琵琶势 |
36、回头半个舞花 |
37、灵猫扑鼠 |
38、转身卸下刺一枪 |
39、左扑一枪 |
40、右扑一枪 |
41、回头蹬踢一棍子 |
42、单手出枪 |
43、全舞花 |
44、二郎担山 |
45、横扫一枪 |
46、半个舞花 |
47、六封枪 |
48、半个舞花 |
49、鹞子扑鹌鹑 |
50、崩一枪 |
51、转身旋腿挑一棍子 |
52、扎一枪 |
53、全舞花 |
54、二郎担山 |
55、横扫一枪 |
56、半个舞花 |
57、美女纫针 |
58、玉女穿梭 |
59、刺闯鸿门 |
60、泰山压顶 |
61、半个舞花 |
62、护膝枪 |
63、掩两枪 |
64、苍龙摆尾 |
65、右侧前挡枪 |
66、左侧前挡枪 |
67、扫一枪 |
68、崩一枪 |
69、半个舞花 |
70、姜太公钓鱼 |
71、回马枪 |
72、收势 |
俗称抖大杆,大杆是陈氏太极套路中独有的器械,此杆长三米五至四米五,重十公斤至二十公斤不等,此动作注重练习人体的爆发力,增加螺旋力度及太极中弹抖劲力与功架的练习。对陈氏太极拳的劲道有非常突出的辅助作用。
1、青龙出水 | 2、童子拜观音 | 3、饿虎扑食 | 4、拦路虎 |
5、腰拦杆 | 6、斜披横扫眉 | 7、井拦倒挂 | 8、中心入碓 |
9、俊鸟入巢 | 10、面缠背崩 | 11、拖杆 | 12、黄龙三搅水 |
13、面崩怀中抱月 |